近日在莊華堂老師的FB看到【西螺七劍】的主題曲連結,勾起我四十年前的回憶。

【西螺七劍】是我讀小學三四年級時的台語連續劇(民國六十三),可說是萬人空巷,連我們小孩子對主題曲都朗朗上口,還學會了耍得一身好功夫,後來記得好似播了兩三百集,大人都罵聲不斷,說是歹戲拖棚,所以收視率就一直降,新聞局也本此片而祭出連續劇不得超過幾集的規定(我那時才小三,怎知道這種事?老實講,我也不知道),後來時代進步後,才又取消集數限制(我怎麼又知道了?老實講,我還是不知道為甚麼我知道)。

主題曲歌詞:【少林寺阿善師唐山過海台灣來收門徒傳武藝雙拳單刀打擂台頭嵌是雙龍取水二嵌是五虎下山三嵌是犀牛望月四嵌是仙女紡紗五嵌是貂嬋照鏡六嵌是劉全種瓜七嵌是關公拖刀狄青收寶馬少林拳法無敵手藥丹救世通人知堂堂男兒好氣概西螺七崁錦龍海鳳七英才】(取字YTB)

這部戲現在有點爭議,說主角應該是台語還是客語發音,這個我就沒研究了。我認知的是,本劇應該有兩個台灣第一,一是長壽劇之祖,二是武俠電視劇之祖。

近年八點檔本土連續劇幾乎都是長壽劇(【天下第一味】除外),動輒演個一兩年,演到死人還可活過來,莫名其妙迸出一個老爸或兒子或雙胞胎,甚至還可以靈魂出竅。最有名的長壽劇應該是華劇【意難忘】,一共演了兩年整,有526集,從我女兒讀幼稚園演到上小學,聽說收視率還曾破十,我家都說國語,我女兒可是憑本劇練得聽懂台語的本領,堪稱台灣長壽劇「經典」!

【西螺七劍】另一個意義是武俠劇之祖,後來紅極一時的【保鑣】因為是國語片先且不論,另一部台語片【飛龍在天】的盛況亦非小可,我從夜市走過,親眼看到沒有一攤是在看別台的,所以亦可謂現代台語武俠連續劇「經典」,我還親耳聽到很多阿公、阿嬤讚嘆說:「啊,恁看,他們多重情重義啊!」

看來,現在台灣確實少了一點情義,多了一點功利,所以才需要從長壽劇取得一點溫暖,或者可以公開詌瞧別人的機會,又或者,其實我們是藉罵劇中人在罵生活中的某個人吧。

阿善師,再出來拯救台灣吧!

西螺七劍:http://www.youtube.com/watch?v=nCusZEynvFA&feature=shar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