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時候第一次看《暗夜哭聲》,對梅莉史翠普演技的初步看法是:糾結、沉重,以及,說不上的怪。但很快,我就把這種甚難進一步言詮的困惑歸咎到「那頂假髮跟她怎麼會那麼的不貼?」

  直到前些年,我將琳蒂張伯倫相關片段從Youtube叫出來,開始理出一些頭緒……

  先複習一下劇情,1988年上映的《暗夜哭聲》取材自80年代澳洲知名新聞事件,婦人琳蒂張伯倫襁褓中的嬰兒,在一次露營被狼狗叼走,震驚社會……但很快,由於琳蒂面對媒體,表現得過於冷靜、冷漠,不符大眾對「受害者面目」的期待,一下子撻伐聲四起,張伯倫夫婦慘遭全民公審……強大的輿論力量導致後來法律以「謀殺」將之定罪,數年後才因關鍵證據洗刷冤屈。

  此題材的訴求(足將本片拍出深度的那個要素),是在於媒體、大眾如何「選擇性」解讀,乃至聯手扭曲了張氏夫婦的面貌、命運,這一點,劇本寫了,導演也拍了,但是,電影不該單單對文化現象去照本宣科,從演員、基調、到氛圍,有無找到最獨特、耐人尋味、甚至破格的角度,去承接張伯倫事件,又不枉電影作為藝術的獨立性格,才是觀察重點。

  就這來講,找當時以變化口音著稱的梅莉史翠普來演這個角色,看似穩棋,卻可惜未能抵達此一題材可能的境界。

  首先呢,改編一個才發生不久的新聞事件,本有「焦距拿捏」上的陷阱,你可以想像《暗夜哭聲》的前製會議,多麼急於近距揭露琳蒂面紗,又顧慮如何把觀眾從新聞片段的琳蒂印象中切分開來——於是,他們找了80年代演技女王梅莉史翠普。

  問題來了,哪個導演捨得不給梅姨特寫?又或者說,梅姨細膩牽動五官、又刻意朝古怪靠攏以服膺「輿論觀感」的演出,是不是一個最適當的焦距呢?

  「梅莉史翠普有沒有進入角色?」是一個不精確的質疑,因入口本不在這裡。甚至可以說,《暗夜哭聲》編導顯然缺乏《社群網戰》大衛芬奇那般前瞻、從容的視野……《暗》片亟於找出渲染點,偏偏又渲染到只剩一齣模仿秀。不得不說,我很不喜歡人們用「唯妙唯肖」這麼淺顯的詞語來讚頌的梅姨,如果只是演得像,那梅莉史翠普也太好當了。

  我們看著《暗夜哭聲》法庭戲,梅姨的壓抑、撕扯,法力無邊的將電影送回她文藝強項的軌道,偏偏,就是這張人人都認得的臉,削弱了電影本有潛力橫切出來的焦距:疏離的可能。

  意即,假設編導不要急著用放大鏡來定義琳蒂的心理真相,或許能模糊化「輿論」的惡魔嘴臉,進而找到一種更具備道德複雜性的探討?或講白點,假設為琳蒂張伯倫描出一幅周延的內心風景,壓根兒不是《暗夜哭聲》最需要的呢?

  電影的拍攝,距新聞事發太近製作團隊卸不下「平反」的包袱,使角色淪為標靶明顯、訴求清楚的商品枉顧了琳蒂本尊最初與大眾之間那一絲微弱、曖昧的聯繫,這股渾沌、無奈,顯然大有潛力附生於電影的基調、手法,而非僅僅是梅姨的臉上——於是,《暗夜哭聲》旗幟上大大寫著:八年前,琳蒂未能符合大眾期待,八年後,梅姨輕易滿足您的窺奇;同一題材,二十年後可能找得到更深刻的運算公式,但面對1988年的觀眾,誰抗拒得了梅姨的臉部特寫?又或者,梅姨的參與,只是條收服觀眾的捷徑?

  這位偉大演員,運用她高超的演技層次,追隨時代焦距的誤導,完成這幅看似深刻、實則功能有限的詮釋,終而,消弭了《暗夜哭聲》更上層樓的可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U4pjysNqv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