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金郎.jpg  今年文創獎要推選一位年紀最大的評審擔任主席,我摸摸童山濯濯的後腦杓(是的,我的髮線已經撤退到後腦二分之一處了),知道在這個理由下,確實很難謙推,所以就勉為其難的接受了,因為在這些新秀評審面前,我反而自覺到需要更努力趕上,這是良心話。

文創獎曾多次改變頒獎模式,但我反而十分樂見這樣隨時變動競賽方式的作法,因為時代和環境在變,一個競賽模式如果固定了,反而變成了每年的例行公事而已。

文創獎一開始便是為了打破傳統文學獎「主辦單位給錢」、「評審獨大」的單向權力封閉機制,改為向社會大眾募款、作者/讀者/評論老師開放對談的方式,將權力完全交還給社會大眾和讀者,在這樣作品與討論透明且受到公評的情況下(這當然要拜網路科技發達所賜),最終的評審或許只是擔任助媒的角色,他們並非唯一或最大的決定者。而每位參賽者得到的也不是決審記錄裡的幾句評語(如果沒有入圍決審,連這幾句都沒了),而是作品發表後來自各方的公開回應,或者挑戰,而作者,必須為作品辯護,形成一種三方的互動與回饋。所以,我一直強調,文創獎是一個由社會共同完成的獎。

從前年起,文創獎在「鼓勵持續創作」的精神下更改為在文創副刊部落格「全年徵稿」,然後選出每月和當年最佳作品。一開始最佳作品並不分文類,但隨著投稿質、量的暴增,甚至有歐洲、美國、大陸、香港、西藏的來稿,讓我們知道這塊園地既是如此受到重視,所以協會必須克服評審和經費問題,才能給於這些新秀應有的肯定,雖然他們並非為了獎而來。

所以,今年的文創獎又做了一些創舉,除了分組給獎並增列評審獎外,並動用了九位已經在文壇嶄露頭角的新秀擔任評審(評審名單見各組評審記錄),他們除了是義務任職外,能集合這麼多位重量級青年才俊一起為文學延續慧命,也成了文創獎的另一個時代意義,令人興奮至極!我常覺得,一個背後有財團支撐的活動固然辦的起來,但沒支撐而能靠眾人使命感而完成的活動,更是值得讚許,所以我在這裡也要向各位義務的行政與評審老師,致上最高的敬意!

 

 關於作品的討論,因為各組評審紀錄都載有評審老師的詳細意見,所以今僅稍做錦上添花以為祝賀。

新詩組由黃正中的〈在這樣的午后等著一首詩〉奪得桂冠,這是一首非常年輕而清新的詩,語詞流暢仿若輕音樂一樣的裊繞滑行,又像鳥兒一樣飛翔而過,光是詩句的音韻感,就足以撐起一首音樂之詩。我個人覺得,新詩是所有文類裡最善變的,正因如此,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她的美和精緻。正中此詩不但富有極佳的音韻感,同時也充滿繽紛的畫面,意象不會太沈重,而且反覆讀了之後,還有童真的況味和日常的幸福滋味湧出,真是後韻無窮,餘音繞樑,在這個紛擾的年代,在這樣寒流綿雨的季節,欣賞正中的詩作,應該是最好的享受了!

散文由王浩翔的〈山行者〉奪魁,本文刊出後即備受矚目,令人驚豔!浩翔的文字幾近於詩,其精緻可想而知!更難得的是,他願意以稿紙為畫布,一字一句的畫下山的素描,令人享受「文中有畫、畫中有文」的風景;而文中也敘述了一個BB(男男)的故事,卻是以淡筆來處理,成為這幅風景畫裡一個不太受人注目,卻是牽動圖畫意境的小小事件畫面。我必須直言,現在年輕寫手受到網路小說爆紅的影響,大多只著重煽情故事的敘述,能這樣在文字和意境上經營的人已經很少了,由此更見證本文的可貴!
     小說由蔡岳宏(岳岳)的〈倒影〉掄元,雖然本文還有一些細節可以改進,但其架構完整,同時也掌握了寫作技巧的精髓,所以實是瑕不掩瑜,但令我最悸動的還是岳岳寫作的態度!這情況很像歌唱比賽裡,歌手不慎唱走了幾個音,但評審仍卻被他用生命唱歌的態度感動!是的,我被岳岳的態度感動!十多年前,臺灣文壇進入形式主義,純以技巧來論斷文章的好壞,但近來這些大老們也開始省思,到底寫作重要的是技巧,還是態度?於是「寫作初衷論」開始延燒。岳岳肯放棄流行、捨去虛華,而深入鄉土、底層人物,面對生命、探索意義的態度,讓我覺得純文學並未完全死去,它還在延續!

其他評審獎的有劉妍伶(顏玲)的〈我有一間書房〉,顏玲的文字一向平凡而精鍊,但平凡中有時呈現一種淡然的幸福,有時呈現一種意外的意境,但總是處處醍醐,令人溫暖!

陳文莉(這手)的〈言亥〉,這篇小說以熟稔的後現代手法,表現一種懸疑的氛圍和耐人尋味的故事,是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作品(我未加入評審)。我覺得,後現代有一個現象,便是把戲人人會耍,玩得像不像卻公道自在人心,也很難說出一個所以然,但經常是玩得四不像的居多。但這手的技術和表現實屬成熟,這是非常難得一見的後現代作品!

耘田的〈底棲之生〉,耘田是本刊相當認真的作者,早期從小詩語言的實驗開始練起,慢慢擴及散文與小說,所以練就今天文字上卓越的功力。雖然在大架構的掌握上,還有改進的空間,但以耘田努力的程度,寫出傑作絕對指日可待!

接下來,還是談談我一貫在意的遺珠,因為一遺可能就埋沒千古才!雨宮的文字功力已經出師了,足以媲美任何文學獎的文字造詣,現在考驗的是雨宮寫作的企圖心,維持精緻小品但大量累積數量是一途,挑戰更大結構的創作也是一途,但終究都需要先建立強烈創作企圖。

雨諄則是一位黠慧的青年,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的心志,觸角廣泛、思考多元,雖然還沒建立完型的思想和寫作模式,但充沛的創作力和顛覆式的思考,卻相當有個人風格和發展潛能!

 

 我從來沒有想過,文創副刊和文創獎會變成一種責任!當初榕笙在創辦文創副刊時,我還一度擔心會因稿件不足而開天窗,但事實證明,它已經成為年輕朋友,乃至文壇作家發表作品的場域,而其原因,乃在每篇文章都有評論老師加以評論,並每月選出最佳作品,所以所有評論老師也都是幕後的功臣,都值得我們向他們致敬!另外也要感謝今年將作品版稅捐獻給協會當獎金的王維先生,因為有這筆捐贈,所以今年可以擴大獎項,這一步踏出去了,要收回來就難了,所以這個責任果然越來越重大了。

但看到這麼多人的義務參與,還是讓我們深深覺得當初「以文學回饋社會」的初衷是值得堅持的,因為我們都喜歡年輕人寫作的樣子,更喜歡他們咬牙不放棄的態度,文學會因而不死,所以,我們也會繼續走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