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中風那陣子突然想寫封信給妳,沒想到這一耽擱便過了一年,心裡總惦記著這件事。意念已發,向來我是不會坐視不管的,且自己也存有長兄如父的使命感,現在該是時候動筆了。但願這不是一封「好好用功讀書」、「在家要乖乖聽爸媽的話」的說教信,面對差距一年輪的妳,期望這將是猶如智者般的成熟對話。

  升上國一的妳,「人生規劃」大概像要妳畫一張抽象畫那般沒頭緒。別擔心,早膳後慢慢踩著腳踏車悠閒的上學,再緩緩依循著夕陽、伴隨著鐘聲回家,無憂無慮的體驗國中生活,那我想就很值得了。想當年,我也是糊裡糊塗唸完國中並考上高中,只知道放學要打打籃球,回家繞路去買個雞排,並期待明天的體育、數學課,恐懼老師總會打人的國文課。健康、平安、世界未末日,知足惜福其實是很簡單的事。

  然而,妳必定還是會有很多煩惱吧,每一個階段、每一種年紀的人,都會有大大小小不同的煩惱,而佔據學生煩惱百分比最重的應該是課業。我們家三兄弟考高中時數學都近滿分,看見妳拎著數學段考二十幾分的試卷,一頭霧水的心想:「一元一次方,不就是很基本的邏輯問題嗎?3X+5X=8X,應該,不太難?」

  我沒有那種會讓妳變成數學天才的秘技,只能告訴妳求學最重要的是態度和方法,好的態度像漫步森林中引路的指南針,好的方法如同鑽木取火時代中的一把打火機。在古代如果要上戰場,茅與盾是妳必備的基本裝備,而裝備的好與壞,取決於妳是否把茅擦亮了,把盾保養好了;態度與方法,說起來實在太抽象,所以妳必須實踐。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這樣的態度絕對是謙卑、謹慎、求進步的表現。儒家有時候太過嚴肅,那妳可學莊子所說的「無用之用是為大用。」適性發展,如果是櫟樹那就是櫟樹吧!在這升學主義的年代,妳要保持著樂觀與理性,培養獨特的性格、客觀的道德,找出自己的興趣,做一棵安穩活著的櫟樹。讀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妳能夠知道,自己學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真正想要的究竟為何。自己的短處,要虛心求教,不輕言放棄;自己的長處,要如孔子所說的:「人不知而不慍。」不可拎著長處到處去跟他人比短,這樣太不成熟、太不禮貌了,很像暴發戶拿著銀行帳簿逢人就翻開:「看,這麼大的數字見過嗎?」

  我所說的方法,其實和態度也大有關係,對於那些妳覺得「那根本沒什麼」的事情,就更應該要穩穩的握在掌心上,才有資格說這話。消極的人只會自顧自瞧不起任何他所蔑視的,看不慣用功的學生成績好,認為有才藝的人都是家長威嚇逼迫的,輕蔑運動健將根本是天生基因的不公平。這個年代的說法,叫做「只出一張嘴」,沒有自信、不願努力去嘗試、培養自己的興趣與專長者,就只是抱怨他人,而忘了成長自己。

  這些成績好的、有才藝的和運動健將,難道他們果真天縱英才,不用經過每天練習、不斷面對挫折與失敗?二十八歲那年曾同時擁有五項最高頭銜的台灣籍棋士張栩,也是從六歲半開始學圍棋,每天琢磨棋力,甚至遠走他鄉到日本定居,忍受他人所難以忍的種種困難,才有成功的這麼一天。而我們雖然不是發現梯形面積公式的高斯,但仍然可以成為努力二十年而成為世界冠軍的麵包師傅──吳寶春。

  在二十年前的台灣,「做麵包的」是個不會被看重的職業,台灣這塊寶島卻因他而揚名國際,「酒釀荔香麵包」加入了台灣自產的食材,證明了台灣的頂級與美味。就連吳寶春自己在二十年前也不會知道自己將會是世界冠軍,但他專注於自己的興趣,把眼前這一件事情做到盡善盡美,讓自己成為謙虛的小螺絲釘。希望妳也能夠以這樣的態度,用最完善的努力付出在妳所甘願的事物上,我相信「持之以恆的努力」,就是最好的方法。

  上次聽妳說上國文課的內容,白話文要比文言文還難理解。站在國文教師的立場,講授文言文先把形、音、義解析完畢,作者背景、全文大意再加上課文析譯,課程大抵告一段落,且文言文教學歷來是國文課的傳統,基本上不會有大問題。白話文就不是了,每一個字、每一個詞語大家都認得,對於作者創作的「文」可有基礎的理解,卻對「藝」產生了生疏的距離,彷彿不太明白作者的意境、意象和絃外之音究竟要表達些什麼,讓人摸不著頭緒。

  如果只是應付升學考試,那麼文章多念個幾遍,有基本的印象和解析,應可高分通過。然而閱讀就像欣賞一幅畫,絕對要先累積賞析的經驗,「就文論文、就畫論畫」,而不是完全依靠著老師的講解與課本的解析摸索,那些只是大門的鑰匙,要推開門走入寶庫,還得靠妳自己一探究境,才會有所獲得。閱讀和逛畫展、聽音樂會、欣賞圍棋棋藝都是件優雅快樂的事,這種快樂和奔跑於草地、嘶吼於操場不太相同,和窩在沙發看綜藝搞笑節目、動畫卡通頻道不同,前者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基本功,才能得其門而入。

  小時候閱讀經驗尚淺,妳必須搭配著插圖才能走入童話世界;漸漸圖畫少了,注音符號的文字緊接搭配圖畫而來;而現在的妳已經能夠看的懂孔孟之文,還會背誦世界級的文學國寶──唐詩,認識千年不朽詩人的靈魂,這不是件很微妙的事嗎?我相信妳定能心領神會。但如果妳這樣就滿足了,那只是站在文學殿堂大門三百公尺外遙遙遠望而已,還沒有正式的接觸所謂的「文學」究竟是什麼,它可能躲藏在童話裡,也可能鑽入電影或一則廣告,幾乎是無所不在。我也不能告訴妳文學是什麼,這必須要妳自己靠著人生與閱讀兩者並行的經驗得知。

  妳閱讀什麼其實我並不太干涉,無論是痞子蔡、藤井樹、九把刀或租書店一本十塊的言情小說,我知道那裡面的確有不少好作品,能夠撥弄妳少女的心弦,打開妳十三歲的視野與心智。我不擔心妳只閱讀這一些,因為閱讀的胃口是會被妳養壞的,有經驗的閱讀者終將不滿足現況,會一步步走向前衛、理想的閱讀國度,進而引發創作的本能與欲望。閱讀這件事情正如村上春樹所說的,是一場靈魂的Internet,所有的閱讀者與作者都將在雲端透過自身所理解的進行交流,暢流無阻。

  在我就讀的大學文學院裡,詩人余光中教授不只是外文系所的榮譽教授,也是中山大學的鎮校之寶,更是台灣詩壇耀眼的一顆恆星。余教授的散文、新詩創作超過六十年,八十幾歲的他現今仍筆健,而且談吐間不失風雅妙趣,聽他誦詩、演講我經常是感動莫名。我們兩個的歲數相加起來,竟然還沒有余伯伯的一半!然而他卻精力充沛的出沒於校園,我曾在電梯間、樓梯間和書店巧遇之,只能當個靦腆的小青年招呼道:「余教授好!」

  他的詩,不知道妳讀過了嗎?我國中的時候,課文就選入了〈車過枋寮〉,無論是被擬人後的「從此地到山麓/一大幅平原舉起/多少甘蔗,多少甘美的希冀」,或者是幻想出來的牧神「多血又多子/究竟坐在哪一隻瓜上」,都是令人著迷的句子。余光中老師的〈鄉愁四韻〉更是被譜了曲,上youtobe便可找到許多動聽的影音檔。他的詩明朗、情意十足並附音樂性,對於妳或者大眾,我想都會是接觸現代詩這一塊最好的入門閱讀。余光中的詩已經變成了台灣人閱讀的共同經驗,有人沒讀過〈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的詩句嗎?我是很懷疑的。

  我參加詩社、文學讀書會、創作閱讀讀書會,真希望有天我們能夠閱讀同樣的一本書,並且認真討論起閱讀心得和生命的弦動,這要是一本值得分享的好書,一本可以溝通靈魂的文學作品。古典固然很重要,學校老師會傾力教授他的所有,只要按部就班跟著老師作業,那是絕對足夠的。至於現代文學比較陌生,學校老師比較少談論講授的,也許妳可以多靠閱讀摸索,或者主動找我討論。理想的方法是閱讀之後,寫下一、兩百字的小心得,這將為妳的閱讀經歷留下珍貴純真的一筆。

  我想要對妳說的還不只這一些,久居在外的我並不能時時刻刻看照著妳,父親中風尚未痊癒,母親又忙於工作與家務,妳自然會很少聽到長輩的經驗談,也許妳放學回到家功課做一做、家事忙一忙,就準備在休閒之後上床睡覺。希望再忙的妳,都別忘了利用零碎的時候做一些想做的、有意義的活動,最好能夠翻翻一些散文、文學小說或詩集,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與經驗。能夠在傍晚睡前不小心遇到一首好詩、一段好的文句,我想今天或明天,都將會是美好、愉悅的。

  每星期固定運動三次的我也給妳建議,放學沒事先去跑個操場再回家吧,別真學我繞路去買雞排,哥哥小時候已當了好幾年胖子,妳現在的腰圍明顯有成為胖子的潛力,不希望妳繼續努力下去。運動不但有助於健康、睡眠,更讓人保有讀書的體力,思路邏輯也會清楚不少,還會提升對於物事的專注力、記憶力,願妳不久後體重能夠減少十五公斤,但肚子裡裝滿的確是知識與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