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文創獎得獎名單

 

‧新詩首獎-黃正中,〈在這樣的午后等著一首詩〉 

‧散文首獎-王浩翔〈山行者〉 

‧小說首獎-岳岳〈倒影〉

 

增列評審獎:散文,顏玲,〈我有一間書房〉 

                       小說,耘田,〈底棲之生〉 
                       小說,這手,〈言亥〉

 

 

 

新詩首獎-黃正中黃正中個人近照for(6th文創獎)   

☆ 簡介: 

筆名黃里,1961年生,台北萬華人,目前為臺東縣國中教師。畢業於輔仁大學生物學系,東海大學生物學研究所。期間曾分別自製影本詩集「白色的微笑」和「紅玫瑰與環頸雉」各數十本。1987年至花東服役及成家後,經歷生命的裂斷與自我放逐長達二十三年。2010年十月讀夢蝶先生詩作後,悔悟而重生,再執詩筆。

 感言: 

你想抓住空氣,手心中卻一無所有;當你將手放開,手中就有滿滿的盈握。 

獲悉得獎時,眼前出現一陣暈眩!心想:四月一日不是還很遠嗎?文創園地中高手如雲,怎麼可能輪得到一位停筆二十來年的重生人?但隨即我又對文創的評審及各位前輩老師感到十二萬分的敬佩。

小品詩在這樣的午后等著一首詩〉能獲得重視,是否意味著,在一片傾向新奇語句而詩情渙散的網路寫作裡,文創園地是另一股強調真誠情意、看重文字準確的新保守力量? 

所以我也非常敬佩文創園地的所有貼文分享的文友們,讀各位的大作時常是我心靈充電的源頭,就情緒與筆法的表達該如何取得較佳的呈現方面向各位學習到很多。看到那麼多可敬的朋友,著實讓我自覺形慚。

一位停筆二十來年的重生人,其實真正文齡可能未達五年。在那漫長或許是過於專注家庭生活經營的空窗期後,看見家中小孩健康正常美麗的成長,有時也會自我解嘲:他們與這個家,就當是我過去二十年最寶貴的作品吧。當漸有時間與空間再次面對文學時,經幾次復甦時的躁動參賽挫敗之後,如今比較平靜了。再也不像年輕時那麼急於想留住什麼,只感到每日平實地過日子、偶而在平面媒體與網路貼文投稿、與各位好文友們相互切磋交流,如此已覺幸福無比。所以此時的心境是與那時寫在這樣的午后等著一首詩〉時相同的。那時文學四界娑老師曾問:" 終於感到不必著急 " ,為什麼是 " 終於 " ? 希望這篇感言也為您提供了部份解答。 

 

文青照  ★散文首獎-王浩翔 

☆ 簡介: 

大學時開始拉哩拉雜地寫了一些東西,所幸也曾發表在某些報章雜誌上,偶爾,會得到一些獎,然後開心地繼續寫下去。 

出版過個人詩集《驛度空間》及《愛字旁的》。 

目前則呈現寫作停滯期。

 感言:

得獎總是個意外,然後是輕盈的喜悅。 

當生活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來,日子不斷在挫敗與失望中跋涉時,突然收到得獎通知的當下,內心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這是詐騙信件吧?還是我仍待在早晨未及結束的夢裡?所幸我是認識榕笙的,不然我可能真的會把該信件和諸多垃圾信件一同刪除吧! 

然而,寫作不就是一種反詐騙行為嗎?生活在沉重的塵世底層,各種謊言不時如風暴襲來,我們所能作的,唯有運用熟悉的文字和這整個世界對抗著。文字能帶我們披荊斬棘、越過重重關卡,撥開現實世界的迷霧,看到柏拉圖所說的理型世界背後的原貌──那片絕對的真實曠野。 

當然,寫作不盡然要有目的,但是我們一定要享受當下的過程,過程的美好,總會讓人暫時忘卻憂傷和苦痛,甚至使人長出勇氣的翅膀,可以繼續和這整個世界奮戰著。因此,我很難想像,沒有文學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會不會就像是生活在一層層的玻璃帷幕裡,人們以為自己擁有一切,其實無法真正碰觸到世界最真實的面貌。謊言自四面八方襲來,人們彷彿置身在數位化的某一維度空間裡,方便、迅速、有效率,一切看起來都井然有序……似乎是如此真實,令人漸漸錯植其中。事物將盡如夢幻、光影,退回情感的蠻荒地帶……。 

幸好,我們還擁有文字,還能找回一些真實的片段。那些能讓人輕盈的快樂,是最真實的跫音。 

 

散文類-評審獎-顏玲(劉妍伶) P1150683  

☆ 簡介: 

真實姓名:劉妍伶 

筆名:顏玲 

出生地:屏東 

學經歷: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應用商業系肄業

        永達技術學院 財務金融科

行業別:財務會計 

☆ 感言: 

按計算機財務分析是我的專長、謀生的技能,但寫作,卻是天命。心裡頭住著一個老靈魂,它喜歡喃喃自語,有時心情像樹洞中的灰鴿鼓翅而飛,大聲譁然的文字則逐字、逐句、一行、一段慢慢的出現在電腦Word上,當KB大小成為新世代聲波時,寫作變身為一種信仰。我真心皈依。或許,這一切都是前世許的願,被仙女們給實現了。

春光正好,這是春的季節送給我今年最棒的禮物,得這個獎實屬意外,卻也在意料之內。雖然用心書寫始於三年之前,但何其有幸,這千百個日子裡承蒙網路上許多好友的鼓勵與期勉,非但讓我在寫作之路不寂寞,甚至越挫越勇,然而,它之所以來得如此迅速,一切都歸功  於文創副刊每位老師與前輩無私的指教與提點。

記得2009年10月投稿了一篇小小說《偷書賊》,當時的我文筆生嫩而笨拙,卻得到陳榕笙老師的厚愛,給了我一封信:

「顏玲妳好:

這篇寫得很不錯,在文創副刊發表前,想問一下妳有沒有投過一般平面媒體? 如果沒有的話,我想幫妳推薦給聯合報繽紛版看看,雖然不保證刊用(有時候是調性問題,不是不夠好),但也許能多一個發表機會。」 

當時我回覆該文已被報社退稿,但陳榕笙老師勉勵的話,竟讓我對著e-mail癡呆地傻笑好幾天,像著了魔一樣。除此之外,林金郎老師的評語及建議也是讓我最受用,學習最多的。雖然家人從未對我的寫作有任何期待的心,然而,更多,更多其他老師與朋友的讚許總叫我感動,在此由衷謝謝大家。

寫作是一種初衷、興趣是多麼的不可思議、文學偏偏又如此地孤獨單純又直接,正如我隨手翻閱到聶魯達【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所寫: 

愛人,路何其漫長,要到達吻, 

要多少流浪的寂寞才能有你為伴! 

隨雨翻轉,我們孤獨地循著軌道。 

在塔塔爾既無黎明,也無春天。

 

〈我有一間書房〉改寫二次,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真實的經驗,世界上每個人每一段人生都可以是故事的開始或終點,我很幸運,有能力用文字將它們記錄下來。   


 

文創個人照片  ★小說首獎-岳岳蔡岳宏 

☆ 簡介: 

筆名岳岳。1991年高雄出生。現在就讀成功大學醫技系。拿過首屆台南文學獎小說優等獎、2010全國巡迴文藝營創作獎小說首獎。 

     感言: 

文創副刊是個很棒的地方。 

    對我而言,有時候書寫讓人困惑,困惑的地方是,在那些安靜的書寫時光裡,很美好,但我始終搞不清楚自己到了什麼地方,心中會有掙扎,會不會還有一個更好的地方。我想我需要的是,某種指引,或者某種線索就足夠了。 

    令我相當感謝的,文創副刊給我了許多線索,老師願意花時間閱讀已經是非常難得,還能得到寶貴的意見,珍貴的線索,忍不住讓我歡呼。原來,書寫有時候變得那麼特別,也沒那麼特別,它可以不是一個人走向一個奇怪的異境,它其實是有很多人在獨自的路上,走向一個相同的地方。

    這篇小說其實是看了南韓導演奉俊昊的《殺人回憶》才開始寫的,我想寫看看一篇鄉土小說,但是又不完全是鄉土小說,必須要有一些比較特別的東西。我一直在想這特別的東西是什麼,除了文字之外,還有什麼可以新寫的,所以我把腦筋動在故事上,這篇故事要有土味,要有溫暖,但是也要有農村深夜那種獨特的冷冽。因為我外公就是在種檳榔的,很自然就寫了檳榔,記得小時候暑假我都會和表哥們去鄉下幫忙處理檳榔,大概就是把檳榔鬚拔除的工作,每天外公就會給我們二十元的工錢,買飲料餅乾就花光了,我們都是存起來再拿去買遊戲卡玩,那是很美的記憶,那時鄉下沒網路卻也玩得很開心,不像現在表哥們回去都吵著要快走,因為沒網路…… 

    今天鄉下還是有許多檳榔,甚至兒時玩耍的庭院也變成了檳榔園,而且檳榔工業也進步了,不需要靠人工拔鬚,早就有機器了,因此外公不用我們這些童工,我想他心裡也有點感慨吧。由於年紀的關係,他的檳榔園的產量越來越少(裡面也是我們的冒險場所。),我想有一天那塊地會空下來,也許種著別人的檳榔,但是我每次經過那裡,都還是會想起以前我們圍在外公旁邊看他摘下檳榔叢的畫面,檳榔叢在空中劃過一道很美的線條,那裡是記憶裡很重要的地方。 

    寫這篇小說的時候,那些記憶不斷浮上來,我這時才知道我已經不是兒童了,我一直以為自己才剛成年而已(笑),因為還不老我沒有感傷,只是處於一種尷尬的懷舊情緒,我想這是我們這代的一種無根性質嗎?

    這篇小說獻給那片檳榔園,就算以後檳榔沒了,那些樹依然會在我的心裡翠綠。是否許多書寫的人也曾再次回到這種地方呢?再次感謝老師肯定,還有文創,以及這個美好的旅程,我還會繼續努力。

 

 

小說類-評審獎-耘田個人近照電子檔  

☆ 簡介: 

耘田,一覺醒來突然愛上文學,因此盡力嘗試和學習的創作者。以詩為名,聽散文的樂曲,看小說的戲,吸吮著鄉土的故事;就是這樣開始,一切都是源於一個平凡的早晨。目前,正打算寫一段話來介紹自己,決定用什麼樣的辭彙,決定留下些什麼線索,畫上一陣風(最近實在太冷了),於是就畫雲吧,畫面淡淡的,什麼都淡淡的,想說的話,我都畫進雲裡;以熱愛土地為由,我開始寫下給文學的明信片,地址是未知,但收信者,是正在閱讀的你。 

 感言:

這兒有一方土地,住過森林,住過鹿群,住過牛,也住過人, 

那方土地想說話,森林說,飛禽走獸說,有一群人說,

用眼說,用心說,用筆說, 

大地母親想說什麼── 

我希望,她能永遠說下去。 

感謝評審喜歡《底棲之生》,希望藉由這篇作品能與讀者分享,這塊土地的美麗與哀愁。 

感謝文創副刊所有老師和文友,

感謝所有人, 

最想感謝 

不斷孕育著故事的, 

這塊土地。

 

 


DSCN3108_2   ★
小說類-評審獎-
這手(陳文莉 

             ☆ 簡介: 

生於「戈巴契夫先生,請推倒這堵牆!」的1987年,不過到現在也什麼都沒推倒過。念過兩年建築,肄業於東海大學,目前為打工族。 

              ☆ 感言: 

如同米蘭昆德拉《笑忘書》筆下的碧碧,總說著我要寫本書,卻總是嚷嚷。作品卻少得可憐。寫作對我來說不容易,等同於宣洩,是在不得不的狀況寫。寫完後作品本身便離開了,任何事情都只能訴諸文本。我自己也常反覆看自己寫的東西,去檢視當時的心理狀況。這到底是誰寫的?是我常問自己的問題。寫完了也該下戲了。
   
對於自己的作品沒有姓名沒有人物,現在是應該的。若有了名字,如同發條的背面遇上臉孔的正面,撕裂的痛苦來自自由意志的不自由。我也很期待有天能為筆下人物添加名字的一天。
   
感謝有文創副刊這個平台,一個作者沒有聽者,就等同於零。幸好這裡有這麼多的閱聽者。
   
這篇〈言亥〉得到認同,如同事實上過去一部分的我其實也沒這麼可悲,有種找回失去的信件般喜悅。
   
寫得很慢,但會繼續努力。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