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夏天走進闊別多年的校園,至於有多久,那是一項繁複的計算工程。多年來,難以名狀的樁樁件件如同灰塵般的無形垢衣,日復一日地覆蓋心底,壓得自己心思黯然﹑麻木無感。這番,掙扎許久並傾力排除現實生活的窒礙,參加文學追夢旅程,不為什麼地,純粹為自己做件歡喜之事。

 

    班級中五十多名學員來自臺灣各地,年齡分布由十五歲到六七十歲不等;雖然彼此背景不盡相同,以正在就學的年輕學子為主力,唯大夥兒對文學偏好的熱衷相互感染著彼此。置身於書香浮漾的氛圍,內心的愉悅豈是三言兩語能夠道盡,自身抽離現實的況味,更能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來貼切形容。短短數天的邂逅,為素來蕭索的心境平添一抹豐美的感知。

 

    感謝楊澤﹑向陽﹑陳黎﹑林梵﹑陳義芝......等等許多島內優秀的教授與作家。他們以自身豐厚的學養與閱歷為基調,運用詼諧淺白的方式,引領我們知曉創作是用簡單的文字描摹深刻的情感;明白寫作的終極真義應是對土地﹑對社會甚而對整體大環境付出熱愛與關懷,透過自我掌心一字一句地傳遞出去,才是文學創作的本質核心。此時,回想他們謙沖親和的態度,猶如金黃的稻穗在飽滿之際更形低垂,磊落的身影無不感動著我。繼而想起那幾位比我年長的學員,他們虔心的向學態度,落實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精神,是我該看齊的榜樣。而那群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學員,更是全班歡笑的泉源;他們勇於綻放亮眼的一面,種種大無畏的自我推銷手法,讓人想要忘記都難。觀照這些人給自己的體悟,般般皆是有別以往的感受,無一不是我人生中另一扇風景。

 

    經常告訴自己,走到人生這段「崁站」,對世俗的喜惡要超然物外不該有所縈懷。不過,這款絕塵的理由顯然無力阻擋自己對「老頑童」-黃春明老師的崇仰,在這趟追夢旅程的最高潮莫過於是請他講述自身的創作經驗。就在這天,我宛如追逐明星的粉絲,熱切期待偶像的到來。他一踏入會場,我們立即高喊「黃老師,我愛您」,他先是一楞,繼之拱手微笑。主持人以「524」事件當引子介紹他出場,他旋即翩然上台,順手脫掉外罩襯衫,露出白色汗衫背心,講台下的我們報以熱烈的掌聲與尖叫。有趣的是,黃老師一開場即「離題」,為「台語文事件」闡述了許多本身的理念,舉了不同國家的語言文化為例,......。簡言之,就是強調「語文在地化」的重要性。就個人觀感,語言和文字存在之必要,無非是為當地文化做永續留存;然而,前者的使用模式,隨著時代的更迭勢必會有些微變異,只要能延續後者的根本神髓,那些形於外的制式語法似乎無須如此絕對。

 

    最後一天的清早,當捷運緩緩滑向淡水站,晴好的天光熠得我瞇起雙眼;黛綠的觀音山靜靜地躺臥在淡水河畔,湛藍的天空倒映於湯湯無波的河面,一幅清麗絕俗的景色坐落跟前,美得令人屏息,諸多的煩擾彷彿跟著灰飛煙滅。儘管上課的時間迫在眉睫,就是躑躅久久不忍挪移,只想將這片靜好的景象定格於眼裡,收疊在心底,直到地老天荒。正當思緒停泊寧適之際,忽然憶起前一夜,在學校觀賞「化城再來人」,片中的夢公也搭捷運來此,尋找昔時記憶。談到他接觸佛法因而知道惜緣,而此際,身如落日寒姿,更是珍惜。想到這裡,心頭沒來由感喟萬千惻然不已,眼眶隨之微濕。雖然時至今日,仍會為「人生」這道無解的習題感到迷惘;不過,自己何其有幸,在這些日子領略相異的人世風光,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如同一位文壇前輩所言﹕「冰雪之寒,火燄之熱,俱是人間好風景」。誠願在有限的人生中,以更柔軟的視角與心性,看待有情世間的一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