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個小孩子的成長過程幾乎都曾經擁有過一個撲滿陪伴度過童年時光,儲蓄的好習慣大家都明白,一隻豬公撲滿桌上擺,只要有銅板就往裡頭塞,看著豬公肚子裡的銅板越來越多日漸沉重,小小心靈又驕傲又興奮,開始做起了發財夢,有了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可以偷偷地去雜貨店買零食吃,物質匱乏的五0年代,三餐能溫飽就是莫大幸福,平常只有睜著大眼睛猛吞口水看著同儕吃得津津有味,把一隻豬公養胖多不容易啊!

 

沒有零用錢或盼了很久才有一毛兩毛錢,經濟拮据的年代,要養肥豬公當然得靠自己的能力;放學後,先不管功課有多少,全村走透透去撿拾破銅爛鐵,星期假日當然不例外,只要是可以賣給收破爛濫鐵的阿伯,五花八門雜七雜八全不放過,雞毛、鴨毛、破衣服褲子、逢年過節才可見到的肉骨頭……,論斤兩或計件,可以換麥芽糖、也可以換銅板,有時候嘴饞了,一支麥芽糖七個手足共同分享,貪婪的多舔一兩口、就遭哥哥姊姊們瞪眼,想來想去還是銅板好,花了一毛錢買了一隻胖豬公撲滿,換來了幾毛錢一一存進去,看著自己的豬公變重了,眉開眼笑好不得意。

 

每次開學繳註冊費時,一向嚴肅不苟言笑的父親,在我們心目中像棵大樹一般雄壯威武,看到註冊單,眉頭深鎖更加沉默,家中三分旱田根本沒多少收成,以他一個小小的公所職員微薄薪俸,食指浩繁養家活口已大不易,七個孩子要讀書,只有四處借貸,豬公撲滿的小錢只能買簿子鉛筆,其實還有另一個免費取得文具簿本的好本事,每次學校段考成績優良的獎品就是鉛筆和簿子,我們幾個手足在這方面的成就倒是可以引以為傲,好幾次都一同上台,就為了那張獎狀、為了那一本作業簿、一支鉛筆;為了減輕父親的沉重負擔,只有更勤快撿拾破銅爛鐵,還有蕃薯田收成時去挖掘撿拾地瓜,田裡農作收成時缺人手、試著去當小幫手賺一丁點工錢,地瓜可以當主食,地瓜和地瓜葉也可以是豬圈裡幾頭母豬的糧食,也是雞鴨的副食品,村子裡唯一的一間雜貨店兼賣蔬果,葉菜根莖棄之可惜,雜貨店的門口總是有一大群玩伴齊聚,看誰的手腳俐落、快快取回家餵家畜家禽,再怎麼爭先恐後搶奪,我們的友誼是永遠不會破裂的,店老板不忍心看我們搶奪,事先聲明用輪流的方式,每個孩子都不用搶了,家家戶戶都可分一杯羹,台灣有句俚語形容得最貼切「怨無、無怨少」,也就是說「有,比沒有好」,分享的喜悅就是從小養成的好習慣。

 

儘管物質匱乏生活困窘,每當農作收成時,母親總是差遣我們幾個手足當跑腿,「食人一口,還人一斗」,左鄰右舍街頭巷尾曾經受人點滴恩澤、皆需滴泉湧報,連雜貨店裡琳琅滿目不缺吃喝的有錢人家,也一樣回饋店家一包豆子或幾條瓜果,自家生產的,受人恩惠一輩子感佩,就算在學校和同學要了張衛生紙、也一樣要銘記在心,人際互動良善關係,為人處事最基本簡單的道理,母親才小學肄業的學歷,可是在我們心目中,她的學問知識常識真像老學究,很多小故事大道理,透過她的闡述,讓我們更清晰更明瞭刻骨銘心永不忘懷。

 

一次又一次好不容易完成學費繳納,我們的豬公也就未曾胖到抱不動的地步,感覺是挖出來的比投進去的多,一定要更認真更賣力才行!儘管父親極力反對我們去做這些零工撿拾破爛的卑微行動,對一個公務人員而言,好像很不體面很沒面子似的,不偷不搶而且不會擔誤學業,憑勞力賺那麼一丁點零用錢,從小養成自食其力的精神,母親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從小就訓練我們吃苦耐勞學著習慣適應過苦日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母親的孜孜不倦殷切叮嚀教悔,根深柢固的基石是好典範,該歸功母親的原生家庭,有外婆的克勤克儉、勤儉持家溫柔敦厚好榜樣,可以引以為傲的代代相傳的良習善心美德。

 提起外婆,就有幾大籮筐的回憶錄可以陳述,印象最深刻的就屬竹筒撲滿的事件。小時候最喜歡去外婆家,雖然都是鄉下地方,可是一想到可以搭客運車搖搖晃晃一個鐘頭沿途欣賞田園景色風光,打從心底興奮雀躍不已,而且外婆家的左鄰右舍知道我們去度假,會特別禮遇,吃的喝的全不吝搬出來請我們,因為愛屋及烏,母親尚未出嫁前在村子裡的名聲可是響叮噹的,加上當公務人員的父親在外婆家可是赫赫聞名,鄉下小農村難得有任公職的親戚,對於鄰居的大方饋贈,一向家教森嚴,若非外公外婆點頭示意可以取用,我們都不敢動手,只能在心底想著,眼角偷瞄。

 

只要我們去外婆家,鄰居的小朋友無時無刻在她家逗留,好像怕我們隨時會溜掉一樣,只有外婆打了包票連帶保證,才會依依不捨回家吃飯睡覺,有時候連吃飯都和我們一起在外婆家就地解決,外婆不會計較鄰居幾個小朋友來打擾,白天她下田忙農事,有小朋友來作陪,可以更放心。

 

 對於外婆家的東西不管大小,總是令我驚喜好奇,其實很多東西在我家也有,可是換了地方那種感覺就變得不一樣,特別羨慕表弟,六0年代的鄉下地方,家境清寒困苦,表弟卻可以擁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具,每次都要外婆說好說歹,他才會稍微施捨,借我們玩一下下,雖然愛不釋手,最終也是要還表弟,有時候我會懷疑舅媽哪來的錢買那麼多玩具?曾經跟母親提起,每次總要遭她白眼相向地訓示道:「囝仔郎有耳無嘴!不要隨便猜測,管好自己就好,不要亂問不要亂說。」母親雖然識字不多,對於三姑六婆捕風捉影繪聲繪影的道聽途說情事最是瞧不起,不只自己嚴格遵循,對子女的訓誡更是身體力行,凡事都是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奉公守法,默默地做好本身份內工作,像田裡的大水牛一樣非到休息時刻絕不罷休,默默耕耘沉默寡言,典型的純樸農婦相夫教子,含辛茹苦把吃苦當做吃補,傳統女人的三從四德遵循不悖。

 

外婆的房間牆壁上掛著一支竹筒,是外公親手雕刻製作的撲滿,看遍了外婆家的大大小小東西,還是覺得竹筒撲滿最有吸引力,外婆曾經慎重其事特別交代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動,唯獨竹筒不能碰,為什麼?因為它是外公年輕時候一刀一刀小心翼翼雕刻出來最珍貴的手工藝作品,外公年歲大了,眼力不好、粗糙長繭的雙手拙了鈍了,無法再另外雕刻了,怪不得竹筒撲滿會掛得那麼高,莫非裡頭藏了什麼寶貝?連表弟也不准碰,只是好奇心特別重的我,禁不起誘惑,越是禁止就越想一探究竟,於內心下了決定、等待時機成熟再下手偷看!

 

小小心眼裡起了壞念頭,乾脆偷回家再慢慢仔細研究。好不容易逮到機會,某個炎夏蟬兒高鳴的午後,外公備妥了器具,邀我們一起去釣青蛙抓魚蝦,可能是稍微中暑了,一向貪玩貪吃的我,只要有得吃有得玩、一定跑第一,那天不知怎麼了?全身賴洋洋不想動也提不起勁,要求獨自在家休息睡覺,外婆心疼不已摸摸我的額頭,不放心把我丟在家裡,堅持不上田裡要陪我,好不容易逮到的機會當然不能錯過,勉強打起精神一番推託,才能得逞單獨守候一屋的寂靜,其實也不是全然安靜無聲,屋外有鳥叫有蟬鳴,躺在大通舖上了無睡意,眼睛骨碌碌轉呀轉地四處搜尋,其實目標是牆壁上的竹筒撲滿,下定決心只要偷看一眼就好。

 

拿了板凳墊高腳尖,小心翼翼取了下來,搖晃一下,根本沒有銅板的響聲,撲滿竟然不是存錢用的啊?瞇著眼睛仔細瞧,裡頭是一張一張的小紙片,不是鈔票,人小鬼大動動腦筋想辦法一張一張夾出來看,雖然才小學三年級,認識的字已經不少了,原來是雜貨店的賒帳單,怎麼可能?小表弟的玩具全是賒欠來的!另外還有些民生用品,媽媽一定知道實情,要不然怎麼會跟沒事人一樣鎮靜,想不到奶奶最心愛的竹筒撲滿裡面竟然是如此不堪,越看心情越複雜、百味雜陳,眼睛一片模糊,趕快一一塞回去,把撲滿掛好,很多疑問豁然解開,可是不明白比知道了來得釋懷啊!

 

 長年出外打拚事業的舅舅好幾年才返家一趟,不但沒拿錢回來孝敬外公外婆,反而費盡心思挖空老本,甚至將舅媽的打工錢騙走,外公外婆理所當然挑起了養家活口的重擔,兩分旱田一年能有多少收成?外公去幫傭的工錢剛好足夠一家大小花用,不長進的舅舅一點兒都不能體會嗎?平日省吃儉用的舅媽千辛萬苦掙來的零工血汗錢根本不敢亂花,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捨不得買,原來每次我們到外婆家,母親交代的大包小包裡頭,其中一包衣物是左鄰右舍淘汰的舊衣服、要不然就是母親利用空檔時間勤踩針車趕工製作的簡單衣物,有時候想想,自己可真傻,每次看見媽媽費盡心思在針車上忙得不可開交、偶爾還會去鬧脾氣耍性子,大人們的內心世界夾雜著現實生活的許多無奈,隱藏了許許多多不可言喻的酸甜苦辣。

 

九歲那一年我因為竹筒撲滿突然長大成熟了,明白了很多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辛酸苦澀,每次上外婆家,將媽媽交代的大包小包帶去,也從外婆家帶回大包小包,禮尚往來的過程中,含莘茹苦的心血、艱澀困頓編織而成的倫理親情,原來是這麼苦澀辛酸不堪啊!

 

有好長一陣子不敢去外婆家,打從心底排斥,應該說是捨不得增加外婆的開銷、不忍心添加外公外婆的經濟負擔,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背後,卻是那麼令人心酸難過,憨厚愚蠢的小心靈總以為不去外婆家,她的竹筒撲滿就不會再塞幾張紙條,不會一直增加負擔,說不定紙張可以早早了結撕毀,不敢跟母親說實情,每次都以各種理由推卸不去外婆家。

 

 那一年外婆臥病在床,早已長大成人有獨立經濟的我,可以名正言順風風光光去探視外婆,可以光明正大抬頭挺胸大包小包提著走,像小時候一樣笑逐顏開一提到要去外婆家就三步併做兩步小跑步地快速前進,唯一不同的是心態改變了,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不自勝的是長大了真好,可以用自己努力工作上班賺來的薪水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為家人為親友挑選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伴手禮;憂的是躺臥在床上的外婆已如夕陽將盡,隨時會像風中殘燭般就熄滅了,曾經在童年時候偷偷瞄到母親偶爾將握著的拳頭塞了東西給外婆,母女倆一番推拖,幾回合後明白那是一丁點零用錢,小心眼早已深刻記下,長大成人的我也學會了這一招,不同的是不必偷偷摸摸地塞,也不必要跟外婆推拖拉扯,有時候用紅包袋裝著、有時候就直接拉起外婆瘦骨嶙峋的雙手讓她握著紙鈔,指著竹筒跟她說存進裡頭,外婆的回應總是滿意地微笑著點頭,時日一久如此小舉動成了祖孫倆的默契,有一天外婆突然問我:「喜歡竹筒撲滿嗎?」一時訝異,幾分難為情靦腆低頭回答:「好喜歡!好喜歡呢!」從來沒想到外婆會把撲滿送給我,外公早走了幾年,外婆心裡有數自己來日不多,原來外婆早已心照不宣明白我對竹筒撲滿的好奇而且偷看過了。

 

 竹筒裡的小紙張早已不見蹤影,底部挖過洞而且克難地用膠帶黏起來,外婆將我陸陸續續給她的零用錢全部塞了進去,「咱們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外孫子女沒有分手尾錢的權利,這些錢都是妳平日給我的,已經用不上了,全部拿回去吧,多少貼補家用。」無言以對,當年父親遭密友陷害債台高築,外婆看在眼裡,心有餘力不足無能為力地默默在心中擔憂著,突然覺得外婆好像廟裡的媽祖婆財神爺一樣,對於女婿的困境無法幫忙,深知大去之日近矣,慷慨解囊,不管成效如何。接受了外婆的竹筒撲滿,也將鈔票悉數取出,好不驚人,竟然足夠支付一個月的借貸利息,也算了結外婆的一樁心願;找了個合適的橡皮塊將竹筒撲滿的底部塞緊,學外婆將撲滿掛在牆上,經常順手餵它幾個銅板或是紙鈔,偶爾取下竹筒撫摸擦拭,腦海裡全是童年時候去外婆家度假的歡樂時光,點點滴滴盤旋迴繞,那個夏日午後假裝肚子痛未去抓魚吊青蛙、拿板凳墊高雙腳小心翼翼冒著極大危險地就為了親眼窺探竹筒祕密的情景,彷彿回到舊時光,蟬兒高鳴烈日當空沒有微風吹拂好不悶熱的盛夏午後,斗大的汗珠滴在床舖上,人小鬼大用毛巾擦拭汗水也擦掉指紋,小小年紀竟然會機靈地學書上說的偵探小偷行徑。

 

睹物思情見物如見人,年歲漸長,人生路上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跌跌撞撞,越來越能體會當年外婆的窘困,從來沒想過要把銅板和鈔票取出,竹筒是外公的情深意重、外婆的生世積蓄,永永遠遠保持高掛在牆壁上的神祕感,也是恆久的精神支柱,再困苦再艱澀都比不上外婆持家時的困頓窘迫。

 

某個機緣巧遇募款助學善舉,靈機一動,何不發揮撲滿的最大功用?當年父親為了籌措學費忍辱借貸,為了不讓兒女失學,今日小有餘力可伸援手,理當大方慷慨解囊,相信外婆在天之靈一定讚同傻孫女的行為,將竹筒內的積蓄悉數捐出,不再投幣不再存錢,就當作是個傳家寶一般寶貴珍惜擁有,兒女懂事後曾不只一次講述竹筒撲滿的故事由來,多少隱藏保留部份令人心傷唏噓的情節,勤儉美德自食其力的艱辛困頓歲月過程當然要傳承沿襲,以竹筒當教材讓兒女發自內心根深柢固對儲蓄的重視,竹筒撲滿的良好示範做了最佳詮釋,曾祖母的克勤克儉至外婆的美德永遠是孩子所祟拜敬仰的好典範。

 

豬公撲滿已經成為兄妹倆書桌上必備擺飾,天天樂見豬公笑口常開吞銅板,外婆的竹筒撲滿一直保持原來的高掛牆壁上,就像童年時候一樣保有神祕感令人好奇,每每憶起當年的天真行徑及那些不堪回首的艱澀苦楚,外婆那張飽經無情歲月風霜雪雨鏤刻雕塑皺紋密佈的慈顏,永永遠遠忘不了,不能忘,不敢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